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关于开展2015年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日期:2015-09-1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各学院(部):
为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教师编著具有我校特色且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高水平、高质量教材,学校决定开展2015年教材建设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完善教材培育机制,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建设一批既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先进水平,又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适应性强、质量高的教材,培育出若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逐步形成建设有序、管理规范、服务保障的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我校本科教材质量。
二、立项要求与范围
(一)立项要求 
1.突出重点。重点建设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加强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推进数字化、立体化教材建设。
2.锤炼精品。鼓励对优秀教材不断修订完善,将学科、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写入教材。鼓励编写及时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注重教材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方法。
3.鼓励特色。鼓励教师编写具有教学特色或学科专业特点的教材,各学院(部)应建立教材建设培育机制,组织高水平教师或有潜力的教师投入教材建设,扶持一批能体现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教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做好培育工作。
(二)立项范围
1.新编教材
新编教材面向普通本科教育,要求对应相应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同时已经编写了全部或者绝大部分章节的自编讲义,并在校内普通本科学生中使用1个学期以上,且使用效果良好。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下列教材。
1)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优势特色专业等建设相配套的教材;
2)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亟需并填补空白的教材;
3)及时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并特色鲜明;
4)具有我校特色、跨学科或学科前沿的通识教育类教材;
5)双语、全英文授课等教学急需教材。
各学院(部)要重点培育若干门具有课程或学科优势,能与学习者互动的数字化、立体化教材,尤其鼓励教师出版符合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课程型数字化教材。
2.修订教材
由我校教师担任主编,由一级出版社出版,质量较高(如“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重点建设教材等),在教学中反映较好,受益面大的教材,且出版时间在2年以上者,可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修订。
三、立项数量及申报限额
2015年学校共立项建设教材20部,各学院(部)至多申报2部,有“十二五”省优势、新兴特色专业的学院可多申报1部,宁缺毋滥。
四、申报条件
1.申报教材主编应是我校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能独立完成50%以上的工作。
2.教材的主编必须是相关课程负责人,除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造诣外,还必须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强的文字功底,所主讲相应课程需经两轮以上。
3.修订教材必须为2013年6月30日前已经公开出版的质量较高、在教学中反映较好、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在1/3以上的教材。
4.申报的教材能在本科教学中使用,相应的课程已列入浙江理工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
5.曾获校级及以上教材建设项目资助,但尚未完成该教材出版任务的教师不得申报本次校级教材建设项目。
五、建设期限和资助经费
1.本次立项建设教材最终出版期限为2017年12月31日。出版单位自定,原则上要求由一级出版社出版,并要求在出版教材中适当位置注明浙江理工大学教材建设项目资助字样。
2.学校给予每部教材1万元的经费资助。以上经费资助,在学校发文立项后划拨60%,在出版社出具出版合同后,划拨余下的40%。
3.立项建设教材若有对应的省级及以上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项目,其建设经费由所在课程或专业建设费列支。
六、申报程序
(一)采取主编负责制的办法。教师确定选题后填写《浙江理工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各学院(部)根据本部门教材建设规划,对立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于2015年10月30日前由各学院(部)统一将下列材料报教务处。
1.《浙江理工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申报书》和教材编写大纲(各一式三份)。
2.新编教材提供已使用过的讲义1本,修订教材则提供出版的样书1本。
3.2015年度校级教材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电子稿。
(二)教务处负责对各学院(部)申报材料进行汇总与资格审查。组织专家对已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
(三)评审结果在校园网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正式发文立项。
希望各学院(部)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积极申报,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工作,编写出更多适应新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的优秀教材,为未来培育出更多高品质的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进一步提高专业学科影响力。
 
附件下载网址:http://jwc.zstu.edu.cn/Art/Art_80/Art_80_4643.aspx             
   
联系人:关勤;电话:86843069;Email:gq-jw@zstu.edu.cn
 
                                      教 务 处
                                      2015.9.16
 
 




 Copyright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