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寓学于研 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我院大学生“成才之路”系列报告会第一讲开讲
日期:2014-05-12 信息来源: 点击数:

5月7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成才之路”系列报告会第一讲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周海梦教授,湖北师范学院科技处处长、原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潘继承教授应邀前来作报告与交流。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盛清、党委副书记吕旻出席了活动,学院200余名各年级学生聆听了报告。

潘继承教授以《寓学于研 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湖北师范学院位于湖北武汉黄石,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因学生培养成绩显著而备受关注,学生连续多年考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985、211高校或出国深造,2013年更因有11人考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而被媒体广泛报道。报告中,潘继承教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经验介绍,强调同学们要重视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广大同学寓学于研,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奋发努力去实现自己成才的梦想。

随后,周海梦教授作了指导讲话。周教授指出,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生物领域大有可为,而我国的相关行业也发展迅猛,包括清华在内的很多国内高校研究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广大同学要对专业要有信心,积极培养专业兴趣,并珍惜现有的条件,不断提升自我,争取得到高水平的深造机会,努力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在互动环节,现在同学就考研准备、专业选择、出国、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提问,两位教授都以独到的见解与丰富的经验为同学们一一作了解答,并积极鼓励同学们要鼓足勇气,敢于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努力实现成才梦想。

报告会开始前,学院还邀请了分别考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3位2014届优秀毕业生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考研经验,对同学们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学院还专门对2015届毕业生的考研政策进行了宣讲,帮助同学们更加了解攻读研究生的一些最新鼓励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学生“成才之路”系列报告会是生命科学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又一新的举措,旨在浓郁专业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在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也将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人物简介

周海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986-1988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70年工作至今,历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师、讲师,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现为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导、系主任,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生物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现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健康科学领域),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潘继承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府津贴获得者1987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12月晋升为教授。现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学专业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学综合实验》负责人,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Copyright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