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学校决定启动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程建设目标和定位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服务大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优先考虑能够展示我校学科优势的课程及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课程。
通过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实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推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展现我校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水平、丰硕的教学成果等,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1. 课程的主讲教师应为我校在编在岗教师,并长期从事该门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鼓励“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术名家主讲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须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保证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
2、课程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课程,注重突出我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能够充分展现先进的教学模式、一流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代表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水平。
3、课程建设重点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高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及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热点类课程的建设。应避免重复申报与过去两年已在“爱课程网”上网公开或已经提交教育部高教司审核的类似课程。课程须同时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分专题呈现,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每门课程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
4、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版)”(附件2)。
三、申报名额
学院(部)可择优推荐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不多于2门。
四、评审与组织管理
1.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学院申报的选题进行评审遴选,确定入选建设课程选题,拟立项5项。由学校提供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视频公开课建设相关开支。
2.获得批准建设的课程负责人应按照建设计划,依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版)”,组织主讲教师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拍摄和加工制作。
3.对完成的课程学校将组织专家按照导向性、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教师风采、制作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审,并择优推荐申报上级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
4.知识产权:视频公开课采取教师自愿申报、自愿共享的原则,入选课程视为教师职务作品,拍摄制作完成后免费向全校开放,禁止商业使用。为保护教师和学生的肖像权,须事先告知参与视频课拍摄的教师和学生有关课程视频有可能网上公开等事宜。
五、截止时间和提交材料要求
由学院(部)统一推荐和申报。于11月14日前提交以下材料,同时,将申报书及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gq-jw@zstu.edu.cn。
1、浙江理工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表(一式五份,见附件1);
2、30-50分钟的现场授课录像光盘,需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
3、浙江理工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省教育厅“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省教育厅近期即将开展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请各学院(部)高度重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积极动员有一定基础的课程申报,组织相关人员设计论证,做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遴选与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