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通知公告 · 通知 · 正文
关于做好省科技厅2014年度省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日期:2013-11-1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各位老师:

根据省科技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14年度省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浙科发计〔2013250号文件)通知要求, 2014年度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

一、具体申报要求如下:

1申报方式:采取教师自由申报,经校外专家评审后根据限额数推荐上报。项目实行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并行的方式。
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全校限额推荐35项(不包括重点公益项目、分析测试项目和实验动物项目推荐数)。分析测试项目的限额推荐数待科技厅后续通知后确定;新增设的重点公益技术应用项目采取主动设计的方式,1120后科技厅会发布具体指南。

2申报时间安排:

1201312171200网上申报截止。项目申请人须网上在线填报项目申请表并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费概算,由学院科研秘书审核通过后提交,逾期提交的本年度不再受理

2 201312178301600书面材料集中受理

3 20131218-19日由学校组织校外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

4 20131219-24日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对限额推荐项目进行公示;

5 20131225 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上报省科技厅;

3、申报材料要求:完成网上申报后,由科研秘书负责形式审核通过后提交上报学校,同时须报送与电子版内容(必须网上在线打印,查看时右上角有打印按钮)完全一致的纸质的项目申请表(有“审核通过”水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费概算。限额推荐的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先交一式一份(申请书与可行性报告分开装订),待校外专家盲评结束后确定上报的再补交一式二份(此时申请书和可行性报告合并装订)。统一提交到申请人所在的学院科研秘书处,由科研秘书汇总并连同汇总表一起上报科技处,学校科技处不单独受理材料

4、注意事项:

1申报前需注册为科技厅网上申报用户(新用户注册时,选择注册“普通用户“,具体归口部门应选择到所在的学院,注册后由各学院科研秘书负责开通)和科技信箱会员。欢迎广大科研教师加入“浙理工科研交流QQ群:11380881

2、注意申报项目计划类别的平衡。目前计划类别有“公益技术研究工业项目”、“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和“公益技术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四类,我校项目过于集中在工业领域不利于获得更多资助,各学院申报时注意平衡,应侧重于社会发展项目(节能减排、生物医药、新材料、公共安全、心理健康、现代服务业等)和农业项目(农林牧渔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动植物反应器等)。

3已承担省科技厅项目在研任务的项目负责人(不含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创新团队成员以及本年度已申请省自然基金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本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项目。

二、申报材料形式审查重点如下。

1、项目申请表注意事项:

1、申请省拨经费数额:一般公益技术项目申请省拨经费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

2)、经费支出比例:
管理费 = 申请财政经费额×8%
科研人员的激励费 ≤(项目总经费×0.0672-设备费×0.16)÷1.16

人员费≤15%(农业、软件类≤25%);

设备费≤25%(利用省拨经费购置单台设备超20万的需经省大仪办审批)

材料费大于5万的要说明合理性;

其他各类预算说明部分,请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教【2012357号)的要求填写。

3、预期成果:需填写明确的、可考核的成果;

4、工作进度:原则上不超过2年;

5)、项目起止时间通常为201401月-201512月。

6)、凡有经济效益指标的项目,需要有合作企业,并与之签定科技项目合作协议(科技合作协议样稿见附件)。

7)、2014年优先推荐的项目包括:归国科技人员携成果在浙进行转化推广的公益项目;有较好基础的国际合作公益项目;有较大应用前景,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预期对解决公益事业共性问题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2、可行性报告注意事项:

1)、不能透露含申请单位、申请人的信息(易泄密部分:分页首页、参考文献、工作基础);

2)、经费预算与申请表一致;

3、主要指标的排版:要分段、分条层次清楚;

4)、可行性报告第一行必须是“项目名称”。

3、申请人签字在申请书最后一页。

4、申请书每重新提交一次,申请编号将自动更新,因此,打印稿必须与网上最后审核通过后的申请编号一致。

三、科技处联系人:

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申报咨询联系人

杨晓刚 ,朱恩泽,联系电话: 8684369586843052 emailyxg@zstu.edu.cn

浙理工科研交流QQ群:11380881

O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Copyright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