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1)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共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本届大赛,我校共有13个项目入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斩获科学探究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创新创业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取得新突破。科学探究类参赛作品《瑞香素在慢性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负责人:谢俊璟,指导老师:王丹、吕正兵)荣获一等奖;作品《HIV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脊髓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功能基因的鉴定》(负责人:熊漂,指导老师:吴业卿、张文平),《miRNA介导内生真菌褶皱青霉DF33调控丹参酮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张文艺,指导老师:张海花、梁宗锁)荣获二等奖;作品《果蔬病虫害微生物防治混合菌剂的开发与应用》(负责人:彭炳轲,指导老师:曾国红),《gp120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分泌BDNF诱发HIV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初步研究》(负责人:雷侠,指导老师:张文平),《快周期油菜花粉管通道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负责人:许雯琦,指导老师:柯丽萍),《Nf2联调Hippo-YAP与WNT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何奕靓,指导老师:陈贵钱)荣获三等奖。创新创业类作品《基于基因组的海洋链霉菌次级代谢物合成基因簇分布研究》(负责人:戴文华,指导老师:徐林、孙聪),《大口黑鲈病害免疫防控技术的研发》(负责人:袁翔雨,指导老师:杨顺、费辉),《全素自在肠道健康营养面研制及互联网宣传销售》(负责人:徐雯欣,指导老师:徐涛)荣获一等奖,《p53介导组蛋白甲基化酶SETDB1与酪氨酸激酶受体AXL在间皮瘤中的恶性转化机制》(负责人:袁丽,指导老师:欧文斌)荣获二等奖,《创元生物——让肿瘤无处可藏》(负责人:岳洋,指导老师:丁先锋)和《海洋微生物新种的分离及其环境适应性的基因组学研究》(负责人:方元春,指导老师:孙聪)荣获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共同倡议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设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拓宽科学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高度重视和支持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教育,以赛促学,全面落实“两制三化”创新人才提升工程,全面推行全员本科生“导师制”与“学团制”,以教师实验室为阵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导师指导不同级学生组成“学团”,实施“全程化”科研训练,着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期待生医学子在更广阔的学科竞赛舞台上再添新誉,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