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我院生物学科突破性发展的二三事
日期:2021-08-1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近期,我院生物学科发展势头迅猛,不断涌现新作,成果迭出。孙玉强、汪凯、许玲、梁宗锁等在不断地攀高论文水平,势头良好,我们期待会不断有好的文章发表,为生物学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虽是假期,仍然酷暑,我们的老师和研究生仍然在努力工作。

2021年7月28日,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叶飞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合作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ketamine action on human NMDA receptors》的研究论文,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1986年出生的叶飞,2008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院,获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硕博连读,2013年博士毕业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这是中科院毕业生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之一。博士毕业之后叶飞进入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多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并入选了浙江理工大学“521人才”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理工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等人才项目。

生物学博士点获批,生物学以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为主干,生物制药为特色优势学科。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分子机理、蛋白质组学,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溶瘤病毒基因编辑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学院科研平台建设发展迅速,建有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植物次生代谢调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浙江省国际合作科研基地,浙江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投资 4500 万建成产品研发平台。建有“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康恩贝–浙理工中美院士工作站”、杭州功楚生物医药研究所和浙理工-萧山医院肿瘤研究中心等。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350 项,总到账经费 1.1 亿元;省部级奖励 13 项,授权专利 57 项;在 PNAS、Nat Commun、JCA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35 篇;在生物反应器与制药领域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多位教师入选 SignalTransductTargetTher、JMolCellBiol 等国内外知名期刊编委。多篇论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1 名教授连续 5 年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生物制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 2 门。2021年我院获得8项国家基金,其中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赵艳艳、杨顺),6项面上项目(华学军、余东亮、吴方丽、冯华朋、代琦、黄飚)。

我院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又一批优秀导师培养出优秀本科和研究生,学科竞赛、论文水平不断提升,近期我们的研究生又一批高分论文发表,一批优秀本科生进入浙江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有专任教师 102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 90%。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合理,拥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 25 人。形成了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天然药物研发、家蚕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医药等创新团队,其中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团队入选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了溶瘤病毒介导肿瘤靶向治疗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了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外聘院士 1 人,兼职院士 3 人,外籍院士 1 人。近年来学院还涌现出了一批青年优秀人才付彩云教授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杨东风特聘教授获得浙江省级领军人才,孙玉强教授入选浙江省级领军人才,代琦教授、付彩云教授入选浙江省级领军人才,叶飞副教授、费辉博士入选浙江省级领军人才,这些都是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集中体现,期盼我们学院不断有优秀人才涌现。

 

附件

叶飞博士致力于针对重大疾病相关靶标,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计算生物学等理论方法,结合多种化学生物学实验验证体系,开展新靶标、新机制的创新药物研发和作用机理研究。近年来,获得了不少学术成果,例如2017年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9年的《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以及这一次的Nature正刊。

 



 Copyright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