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院长徐基良、森林生态学教授韩海荣,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梁宗锁、教授祁哲晨,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郭东罡,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崔绍朋,太原学院园林科研所所长薛斌以及省林草局保护地处处长崔完根、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裔飞、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主任朱军、省自然保护地服务中心主任王占勤、保护地处副处长张成龙等参加研讨会。
会上,灵空山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勇强介绍了保护区基本概况,分析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发出诚挚邀请,请与会专家结合多年的科研积累,畅所欲言,会诊把脉,共同为保护区发展建言献策。徐基良在发言中指出,要把保护事业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情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十四五规划”、“两部一局规划”、《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的灵空山保护区总体规划。要认清现状,定位角色,抓住灵空山保护区典型地带性植被油松森林生态系统及褐马鸡、金钱豹等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等优势,充分发挥保护区职责,突出保护区特色,彰显保护对象、保护成效。要建立小额项目资金,驱动保护区科研水平上台阶。要筑巢引凤,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科研机构院校提供科研场所,借助外力不断完善科研监测,推动科研发展。韩海荣提议要保护目标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集合遥感信息,做好科研监测,用数据说话,摸清并长期定位研究物种多样性、动植物维持机制、植物分布、森林类型、碳汇潜力、生态服务、生态康养等情况。梁宗锁结合生物多样性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如何保护好灵空山的保护目标区域,发挥生态功能价值提了保护区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研究人才技术队伍建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综合保护与利用研究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等建议性项目设想。郭东罡、崔邵朋、薛斌立足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就构建局地融合的共同缔造模式、融合地方乡村振兴、创新管理体系、用项目驱动发展、加强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王占勤、朱军、王裔飞聚焦科研短板、区位优势、项目入库等方面,为保护区如何打造好“灵空归来不看松”品牌,如何挖掘好灵空山的历史、文化、地理、物种价值,如何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立项入库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崔完根在总结发言中呼吁,各大院所加强合作,数据共享,共同发展,并指导保护区要立足保护,做好规划,夯实基础。要借助外力搞科研,全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一流保护区,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灵空山智慧。


来源:http://lcj.shanxi.gov.cn/tylj/gzdt_502/jcdt/202104/t20210421_46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