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上午,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抵达浙江海洋大学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 进入前厅,宽吻海豚、翻车鱼、侏儒抹香鲸等海洋生物剥制标本映入眼帘,同学们惊叹于这些标本的精美与细致。伴随着馆长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了这些海洋生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更加深入地学习到了海洋生物的发展历史。

之后走到博物馆正厅,各类珊瑚、贝壳、鱼类标本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令同学们眼花缭乱、啧啧称奇。在馆长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地学习着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无论是巨大宽阔的布氏鲸骨骼标本,还是大黄鱼、小黄鱼等浸制标本,每一样展品都有其研究意义,吸引着同学们去思考、去发现。同学们看着瓶子里的标本,脑海里浮现出它们的前世今生,想象的海洋生物在海里遨游,带领同学们领略海洋的魅力。
下午,大家到达舟山塘头村。看着一望无际的滩涂、吹着扑面而来的海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征服泥滩”。在带队老师细心地为大家讲解了泥滩采样的要点之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泥泞的滩涂阻碍着探索的脚步,但阻挡不了同学们发现新生物的热情。经过几小时的奋斗,同学们一个个都或多或少的附着上了“泥甲”,但看着自己收集到的弹涂鱼、蟹、沙蚕等海洋生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傍晚,同学们乘坐轮渡抵达桃花岛,正式开始了桃花岛上的实践之旅。晚上七点,同学们按照小组单位开始进行解剖和标本制作。制作标本的同学把自己组采取到的动物样本用水清洗后,对照书本逐一进行鉴定,并将鉴定好的动物逐一筛选,品相好的动物就用福尔马林浸没,制作成标本。同时,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解剖鱼和虾,并教同学们辨别它们的内部器官。讲解过后,同学们积极实践,从鱼的腹部下方刺入,小心翼翼地沿着鱼刺的轮廓剪至侧线,再沿侧线剪至鳃盖,最后沿鳃盖剪下就完成解剖的第一步,拿起镊子、解剖刀小心翼翼地分割卵巢、心脏、肠道、胰肝脏、肾脏和鳃,最后将内脏区分并拍照加以注释,鱼的解剖就完成了。同学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融入自身的实践当中,今晚实验结束时,同学们望着自己制作的标本或解剖成果,骄傲感油然而生。

实践活动让大家发现,海洋原来与自己的生活如此贴近。无论是下泥滩取样,还是制作标本与解剖,里面都有课本知识的影子,知识与实践交织交融,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成长。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