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7月10日至16日,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22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启了七天的天目山野外实习。尽管经过了严酷的军训,同学们依旧信心满满,热情蓬勃。
上午,同学们分成小组,分别跟着杨宗岐、程霞英和祁哲晨老师一起辨认植物的属类科目,学习它们的作用、形态学特征及拉丁文名字。因为有留学生参加,所以祁哲晨老师有时会用双语讲解。眼前绿意盎然,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与提示下,它们便成为了丰富多样的植物。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采集、辨认,逐渐成为一位小小植物学专家。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憩,下午同学们准时回到标本制作室查阅文献,询问老师,分类整理,最后完成实验报告。晚上,同学们依旧认真辨认植物,制作标本。带着这样的努力,最后同学们的现场植物考试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在神秘的微生物世界,陈海敏和赵洪新两位老师带着同学们上山,穿越静谧的小径,经过不断的努力,寻获了不少的菌类朋友,大大丰富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认真探索,明白了静下心来、慢慢观察才会有收获的道理。可以说,这次微生物之旅所学到的东西,一生受用。

还有一组是生态学实习,带队教师姜永厚带着大家进入山中,找一片合适的地段,圈起10m×10m的格子让同学们了解天目山群落多样性。大家几个人一个小组,利用样方法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这期间同学们养成的科学严谨的态度,想必会让以后的实验水平以及做事态度都能得到极大提升。

动物学可以说是同学们最期待的实习了,在山里,大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朋友们,它们千奇百怪,各有各的自在与美丽,大家深深地被它们吸引。同学们鼓足了气势,化身“狂暴抓虫组长”,在努力抓取样本的同时,也不忘对大自然的呵护与爱。在鹿启祥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同学们由刚开始的惧怕变成了好奇,逐渐认识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小生物。下午和晚上时间,同学们把“战利品”变成一个个漂亮的标本。最后一个晚上夜幕降临时分,老师带着同学们在丛林间的小道上漫步,萤火虫如繁星一般闪烁,带来光明,带来温暖,点缀这次天目山之行,也为这次的学习,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14日下午,大家合理利用时间开展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姜永厚带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参观了坐落于禅源寺内的“周恩来抗日演讲旧址”,并给大家讲述了曾经烽火燎原的天目山历史。这些历史记载时刻提醒我们:向先辈致敬,珍惜当下。



最后一天,师生们不畏艰难,徒步进入西天目山巨大的柳杉群,拜见了已逾千年的大树王,感受了生命力的盛衰。管财务的郭建军老师、负责安全和新闻报道的杜旭红老师、大组长罗叶及各队正副组长在本次实习中积极发挥作用,热情做好服务工作,同学们也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野外实习,安全返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