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科学和疾病研究院院长、青岛大学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院院长张遐教授,应邀在学院6-226会议室作题为“国基金申请原则”的经验分享报告。副院长付彩云教授及拟申报国基金的教师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付彩云主持。
付彩云首先简要介绍了张遐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并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报告会上,张遐教授详细分享了自己作为国基金面上、重点、重大,以及各类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函评和会评的宝贵工作经验。对于国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张遐教授强调其精髓在于“提供给评审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想看到的东西”和“提供给评审人在充足的时间内能看到的东西”。同时也提出国基金申请书的三大核心要素:重要性、新颖性和可行性。报告尾声,张教授结合《急性全脑缺血后抑郁的机制和治疗》这一实例,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国基金申请书的撰写要点。他特别强调,申请书中要明确交代项目的立项依据,以及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最后,部分教师请张教授现场指导国基金申报材料,张教授逐一给出中肯建议。
最后,付彩云副院长对本次经验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张教授的分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学院打开了新的视野。学院的一系列国基金申报经验分享会,旨在为全院教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提供支持,助力学院取得更加优异的国基金中标率。


主讲人简介:
张遐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科学和疾病研究院院长及青岛大学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大麻素调控脑功能与疾病的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被选为2012年最佳12篇Cell研究论文之一)、《Nature Medicine》等。获加拿大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 (2003-2008) 、加拿大神经精神药理创新奖 (2013)、美国国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病研究联合会独立研究员基金 (2007-2009)、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讲座教授(2017-2021)和特聘教授(2021-至今)。2006至今,国家级项目评委;2020年至今,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