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我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暨经验交流会
日期:2025-10-2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25年10月22日下午,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在6-226会议室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暨经验交流分享会。会议特邀学院原院长梁宗锁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获批者王飞艳老师分享宝贵经验,拟申报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付彩云主持。

会议伊始,梁宗锁教授作了题为《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他系统梳理了铁皮石斛、白术、灵芝、薏苡仁等浙产道地药材的活性成分时空积累规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合成生物学与多组学整合技术,解析其生物合成途径与代谢调控网络,这一研究思路不仅为提升浙产道地药材品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更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开展基金申报研究提供了创新方向。

随后,王飞艳老师围绕《丹参酮生物合成关键步骤C20位特异性降碳反应催化酶的功能鉴定及催化机制研究》,分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实战经验。她以特色药材大叶鼠尾草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从独特的自然现象中挖掘并论证“C20位降碳反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分享了从前期选题失败中总结出的“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宝贵经验,强调科研选题需扎根已有研究基础,同时突破传统思维,为在场拟申报人员规避申报误区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交流互动环节,教师代表聚焦基金申报中的核心难题,提出“如何寻找并确立合适的申报方向”“怎样平衡研究的创新性与基础扎实度”等关键问题。梁宗锁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科研与申报经验,给出针对性建议:选题需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特色,既要深耕自身研究领域,积累扎实基础,又要善于从实际科学问题和产业发展瓶颈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临床需求-技术突破-资源特色”的深度融合,让研究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应用价值。王飞艳老师则从申报书撰写角度补充:申报书需清晰呈现三大核心要素——特色鲜明的研究材料、明确具体的科学问题、已验证的初步研究数据,将创新构想建立在可靠的研究基础之上,才能有效提升项目竞争力,打动评审专家。

会议尾声,副院长付彩云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本次启动会暨经验交流会的重要意义,认为会议为学院 202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申报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她鼓励全体科研人员尽早启动申报准备工作,精益求精打磨申报书,力争拿出高质量的申报材料。付彩云表示,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优化服务举措,为科研人员提供更精准的申报指导与支持,全力助力学院在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工作中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Copyright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