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召开党建委(扩大)会议
日期:2013-06-09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了落实学校“加强党员发展,确保党员质量”专题会议精神,迎接学院的党员大会胜利召开,认真总结我院三年来学生党建工作成绩与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发展党员和支部建设,12月10日,学院在6-241召开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院党委副书记吕旻,党建委全体成员,各党支部书记、支委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上周五学校“加强党员发展,确保党员质量”专题会议精神,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十八大精神学习开展主题民主生活会,同时将党员发展工作重心下移,贯彻落实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申请一个,联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基本原则,切实把好“入口关”、“转正关”和后续“教育关”,重视入党前培养和入党后教育,逐步把党员发展关口向“两头”延伸。

随后,针对《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总结(2009.11-2012.11)》(讨论稿)和各支部三年的总结报告进行了发言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三年来,党建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历次重大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原有学生党建工作基础上,不断继承、开拓、改革、创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规范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的直接指导下,党建委以提高我院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宗旨,努力做到基础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重点工作“思路清晰,围绕中心”,成效显著;创新工作“目标明确,服务大局”,以点带面,并逐步形成了坚持三个紧密结合,发挥三个重要作用的工作机制。一是体现纯洁性要求,坚持把律己成才与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红色精神传承者的重要作用;二是体现先进性要求,坚持把勤奋好学与责任担当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学风建设示范者的重要作用;三是体现服务性要求,坚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社会服务引领者的重要作用。

三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的直接指导下,在广大学生党支部的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浙江日报》、《健康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金华日报》、《南湖晚报》等主流媒体共计有100余次近6万字报道,同时部分信息被省教育厅《今日择报》和教育厅网站采用。其中“原创红色微文大赛”、“为失依儿童捐物”和一系列专业为依托的社会服务活动具体较大的影响。在党建委、团委、研究生会的努力下,2010年以研究生党员为主体的“低碳麦管,“秆”恩自然”社会实践小分队和2012年“熔铸价值,凝练生命”研究生党员实践服务队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实践小分队,2012年同时获得了宣传工作奖。三年来,一部分学生党支部和党员表现突出,1个党支部获得“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支部获校第四轮支部建设创新奖,1个学生党员获校优秀学生共产党员,1个学生党员获得“十大成才先锋”,1个学生党员获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共有4个项目获校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同时还涌现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西博会优秀志愿者、休博会优秀志愿者、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据悉,《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总结(2009.11-2012.11)》和各支部三年工作总结将作为材料在12月全院党员大会上印发,以进一步推动我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十八大对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要求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将进一步规范自身发展,始终保持一定政治高度,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院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摆到校院中心工作的高度上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始终坚持质量标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党员质量保障机制上来,工作内容继续向“两头”延伸,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端正入党动机,把好“源头工程”、实施“培养工程”、创新“先锋工程”,逐步实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动态管理;始终保持良好工作作风,把思想认识定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上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在学生党员中组织开展“实践课程”,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以培养教育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强规划,健全制度,着力解决好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符合我院特点的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Copyright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