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6日,国际生物地理学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年会是国际生物地理学会首次选择在亚洲地区召开的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和来自27个国家及地区的500余名研究者前来参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傅伯杰院士以及国际生物地理学会主席、哥本哈根大学教授Carsten Rahbek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威胁,如何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挑战。”方精云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交叉,生物地理学旨在了解历史因素和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预测生物多样性对快速全球变化的响应,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生态与生物地理”,由北京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旨在促进中、外学者交流,研讨生物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此次会议共设置了7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谱系地理学、物种分布与全球变化、群落谱系、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地理学和功能生物地理学,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学者作了报告。
我院生态学与植物学科组祁哲晨博士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了分会报告:Biogeography of a near-cosmopolitan Monocot family: Smilacaceae (Lilales) 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disjunction distributions and
processes of persification,汇报了在世界菝葜科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会议期间与国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者与来源:生态学与植物学学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