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内部网   |  返回旧版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和浙江大学祝水金教授应邀来校讲学

发表于:2020-11-04  浏览人数:

10月30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和浙江大学祝水金教授应邀来校讲学,校长陈文兴会见了两位教授,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院长梁宗锁、孙玉强教授陪同会见。


陈校长对两位教授来校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和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进出口的国际国内形势,指出纺织产业最终还是要以传统的棉纤维为主要原材料,未来纺织行业对棉花的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加,棉花产业和纺织产业将无缝对接,互相支撑。我校在特种功能纤维开发利用,彩色棉遗传改良和抗菌等方面具有优势,希望双方在这些领域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随后,张献龙教授详细介绍棉花遗传改良研究的热点问题,祝水金教授着重介绍棉花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最后,双方就棉花遗传改良和纺织产业的深入合作达成共识。


张献龙教授和祝水金教授此行还分别为我校师生作题为“组学解析棉花纤维发育”和“材料技术助推作物减肥增效”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院长梁宗锁主持。


会上,梁宗锁介绍了两位教授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对即将开展的科研深度合作寄予厚望。张献龙教授阐释了我国两种棉花陆地棉与海岛棉各自的优劣势,并从基因角度提出了海岛棉基因改良陆地棉花纤维品质的可行性。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详细讲解了亚基因组的不对称选择驱动纤维训化,并剖析3D基因组分析在植物基因研究中的作用。 祝水金教授重点介绍农业生产氮肥的低利用率和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以及其团队的解决方案,即利用有机可降解材料包裹硝化抑制剂-“氯啶”研发产品增效剂“氮来福”,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同时一并解决储存问题,实现玉米、棉花、水稻的减肥增产。





人物名片:

张献龙 1963年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副主任。《作物学报》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棉花纤维发育,抗病、抗虫、耐高温机制及多抗优质棉花品种选育。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在Nature Genetics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Plant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Advanced Science,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 Plant Journal等国际刊物 发表论文200篇,审定新品种17个,获授权专利20件。连续6年入选爱斯维尔“农业与生物科学” (2014-2019)领域高被引学者。


祝水金,博导,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农业农村部棉花顾问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功能实验室主任、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长、ICGI棉花育种与应用基因组学主席等学术职务。1982-199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1997年至今在浙江大学农学系任教,主要从事基因克隆和分子育种、作物优异种质创新与种子产业化等研究,现主持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2本,主持育成并大面积推广棉花新品种13个,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省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2017-2018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浙江大学第9届教书育人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