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光明网、《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了我院于3月12日开展的“美丽杭州 美丽‘浙理’” 全体团支部共建“碳汇林”活动。
原文如下:
多点绿化,少点灰霾
老天似乎也知道昨天是“3.12”植树节,于是慷慨地给了个晴天,外面一片春光明媚。
昨天既是我国第35个植树节,又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2周年,整个下沙无论是社区、学校、企业还是机关单位,都在开展各种植树节活动。
开发区要创建国家生态模范城市,要打造一个宜居的美丽新城,少不了绿化,少不了环境保护,更少不了人的意识。这个植树节,管委会组织机关干部种了600多棵树,福雷德广场上开展了宣传绿化咨询活动,浙江理工大学建造了一个“碳汇林”,总之,可谓全城总动员。
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多点绿化,少点灰霾。
高教园区首个“碳汇林”
落户浙江理工大学
昨天,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美丽杭州 美丽‘浙理’” 全体团支部共建“碳汇林”活动,在下沙高教园区掀起了义务植树的热潮。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是碳汇活动的主体,高效的林木碳汇能抑制温室效应,并有效应对雾霾等大气污染。
浙江理工大学学子在“碳汇林”中所植树种为黄金木竹柳,为杨柳科柳属植物,是联合国认定的具备碳汇能力最强的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性强、耐盐碱等特点,是国家支持推广的高效碳汇树种。
种植现场,团员青年们一起挥锹铲土,将百余棵黄金木竹柳的树苗种入“碳汇林”中,为秀美杭州增添一分绿色,给生机校园添上一丝清新。
光明网: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3/13/content_1163295.htm
《钱江晚报》:http://qjwb.zjol.com.cn/html/2013-03/13/content_2046075.htm?p=-1